在学校里,老师们常聊起一个话题:
校长的任期到底该多长才合适?
有的校长干了三五年就调走了,留下一个半拉子工程;
有的校长一待就是十几年,学校变成了他的私人秀场。
到底哪种情况更利于学校的发展?
01 | 频繁更换:急功近利,苦了学校
大家都知道,校长是任期制的,三到五年一个周期。
理论上说,干不好就走人,干得好可以连任。
但现实中,频繁更换校长对学校来说影响很大。
一个新校长上任,往往要花不少时间去熟悉学校的情况。
等刚理出点头绪,任期可能已经过半了。
于是,他只能挑些见效快的项目去做,
比如刷刷操场、修修校门、搞点能在短时间出“成绩”的东西。
可是,真正影响学校长远发展的事情,
比如课程体系建设、教师队伍培养、校园文化塑造,
都需要慢慢积累,三五年根本见不出效果。
于是校长容易变得急功近利:
只想留下点看得见的政绩,甚至有的为了保平安,选择不折腾。
结果就是,学校的发展被耽搁,老师们也缺少安全感和归属感。
02 | 长期不换:抱残守缺,弊端渐生
反过来,如果一个校长在学校一待就是一二十年,看似学校稳定,其实风险更大。
再有能力的人也不可能面面俱到,时间久了,总有一些短板会放大。
更麻烦的是,人情和权力的关系会慢慢渗透进学校。
校长在一个地方待久了,生活圈子和工作圈子交织在一起,难免出现亲近远疏的现象。
比如某个亲戚来谋份差事,某个熟人托个关系评个优、升个职,
刚开始可能还比较谨慎,时间久了,也就默认了。
久而久之,学校的制度形同虚设,公平也打了折扣。
更可怕的是,老师们畏于校长的职权,不敢反对,不敢质疑。
学校看似井井有条,其实创新活力早已消耗殆尽。
你会发现,操场年年修,宿舍年年补,
钱花了不少,但该解决的老问题依然年年存在。
03 | 那么,到底几年合适?
结合这两方面来看,校长的任期既不能太短,也不能太长。
太短,根本看不到长远规划的成果;
太长,又容易形成固化和利益圈子。
比较理想的情况,应该是6到10年。
为什么这么说?
三五年时间,校长可能还在熟悉阶段;
六七年之后,基本能把自己的教育理念落实下去;
十年左右,差不多已经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。
如果再久不换,弊端就会慢慢积累。
期满换一个新校长接手,反而能给学校带来新的气象。
当然,这里面还有一个前提:选贤任能。
如果一开始选的校长就不合适,那即便让他干两个任期,伤害只会更大。
所以有些地方试行的试用期,其实很有必要。
短短一两年,就能看出来一个校长是真有本事,还是光会摆花架子。
如果不合适,应该果断止损,而不是将就。
04 | 老师们的真实感受
作为老师,其实我们最怕的就是频繁折腾。
刚刚适应一个校长的管理思路,又来一个新校长;
上一任强调课堂常规,这一任强调素质拓展,下一任又提出特色课程。
每换一次校长,学校的目标都在摇摆,老师们的心气也被消耗。
所以,校长任期问题,说到底是一门平衡的艺术。
——太短,不利于长远发展;——太长,容易滋生弊端。
一个校长在学校干6到10年,差不多就是最合适的时间。
既能把自己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,又不至于在权力的温水里待太久。
毕竟,学校是大家的,不是某个人的。
好的校长来了,尽力去干;
离开的时候,干净利落。
对此,你怎么看呢?
手机炒股软件推荐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