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优质好文激励计划#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是保障居民身体健康、减轻医疗负担的重要民生工程,是筑牢民生保障底线的关键支撑。为全面落实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》等政策要求,切实做好2026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(以下简称“居民医保”)参保缴费工作,确保参保群众及时享受医疗保障待遇。
一、明确筹资标准,民生保障再提级
2026年度居民医保筹资标准进一步提高,呈现“个人缴费持平、财政补助加码”的惠民特点,总筹资标准达到1100元/人·年,较2025年增加30元,为提升保障能力奠定坚实基础。
(一)个人缴费标准
全省统一执行个人缴费标准400元/人,与2025年度保持一致,这是居民医保制度建立以来首次未上调个人缴费,切实减轻了普通家庭的经济负担。
(二)财政补助标准
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居民医保的补助标准提高至700元/人,较2025年度增加30元,财政补助占比提升至63.6%。财政投入的持续加大,将进一步增强医保基金的保障效能,支撑更高的报销比例与药品目录范围扩展,让参保群众享受更优质的医疗保障服务。
二、严守缴费时限,待遇享受有保障
2026年度居民医保参保缴费实行“集中征缴为主、零星补缴为辅”的模式,明确不同时段缴费规则与待遇享受政策,参保群众需牢记时间节点,避免影响保障权益。
(一)集中缴费期
全国多数地区集中缴费期截至2026年1月31日,其中湖南、甘肃等省份已明确该时限,较往年延长1个月,为春节前缴费预留充足时间;贵州省集中征缴期为2025年9月28日至2026年2月28日,部分地区如抖音平台信息显示,部分省份集中缴费期为2025年9月1日至12月31日或2025年10月21日至2026年2月28日。在集中缴费期内参保缴费的,按400元/人标准缴纳费用,待遇享受期统一为202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。其中,2025年10月21日至12月31日缴费的,自2026年1月1日起享受待遇;2026年1月1日至2月28日缴费的,自缴费之日起享受待遇。
(二)零星缴费期及逾期后果
2026年3月1日至12月31日为零星缴费期。普通群众在此期间参保的,需按个人缴费与财政补助之和1100元/人缴纳费用,且自缴费之日起设置3个月的固定待遇等待期,等待期内不享受医保待遇。同时,2026年未参保的人员,2027年个人缴费标准将上调,并纳入医保信用评价范围,影响后续参保便利度。此外,2025年未断保且2026年职工医保无缴费空档期或缴费月份不少于3个月的断保人员,在断保90天内凭参保缴费证明参保的,可按400元/人缴费,自职工医保断保之日起享受待遇;若未在规定时限内参保或职工医保缴费不符合要求的,需按1100元标准补缴并设置等待期。
(三)特殊群体待遇期规定
1. 新生儿:2026年出生且父母一方在本地参保的,免缴2026年度费用,自出生日起享受待遇;2025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出生的新生儿,90天内参保可选择只缴纳2026年度费用,2026年不设等待期,自1月1日起享受待遇;2026年3月1日至12月31日出生的新生儿,90天内参保按400元/人缴费,自出生之日起享受待遇,10月3日至12月31日出生的可跨年顺延享受90天动态参保政策。
2. 新入学大学生:9月入学参保的,待遇享受期从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12月31日,全面覆盖整个学年。
3. 其他特殊群体:退役军人、征兵工作退回人员、刑满释放人员、社区矫正对象参保后无等待期,缴费当月即可享受待遇;儿童福利机构接收的未参保儿童,可随参随缴,自进入机构之日起享受待遇。
三、精准资助帮扶,困难群体有兜底
为切实保障困难群体的参保权益,各地明确了差异化的参保资助政策,精准减轻低收入家庭缴费负担,实现应保尽保、应助尽助。
(一)全额资助群体
特困人员、重度残疾人、孤儿、事实无人抚养儿童、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精减退职老职工、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、计生“两户”及计生特殊家庭成员,个人缴费所需资金由医疗救助基金或县级财政全额承担,由相关部门统一代缴,个人无需申请即可直接参保。
(二)定额资助群体
低保对象、脱贫不稳定人口、边缘易致贫人口、突发严重困难人口,按50%比例资助,个人仅需缴纳200元;低保边缘家庭中年满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、重度残疾人,医疗救助基金按每人120元标准资助;甘肃农村低保一二类对象额外倾斜,个人仅缴90元。
(三)动态资助规则
集中缴费期内新增的困难群众,当月认定、当月资助,个人只需缴纳剩余部分;集中缴费期后新增的,当年不享受资助,次年按对应类别享受补贴。集中缴费期内已认定困难身份且参加职工医保的人员,因劳动关系不稳定断保的,90天内参加居民医保可按400元/人缴费并享受资助政策,自断保之日起享受待遇。同时,鼓励乡村集体经济组织按规定对参保农民缴费给予补助支持。
四、创新激励机制,参保缴费有导向
2026年是医保“激励约束机制”落地关键年,政策设计充分体现“多缴多得、连续参保受益”的导向,与2027年参保缴费直接挂钩。
(一)正面激励政策
2025年医保零报销且2026年按时参保的人员,2026年大病保险支付限额提高5000元,例如原限额30万元的将提升至35万元,进一步增强高费用患者的保障力度。
(二)长期缴费导向
2027年度将试行“多缴多得”分档缴费政策,2026年参保记录是2027年分档的重要依据。连续参保人员将在分档缴费中享受更优惠的政策,未连续参保的则面临缴费标准上调等约束,引导群众树立长期参保、持续保障的意识。
五、便捷缴费渠道,参保服务再优化
为提升参保缴费效率,各地推行“线上为主、线下为辅、自助补充”的多元化缴费方式,大力倡导“非接触式”缴费服务,切实方便群众办事。
(一)线上缴费渠道
参保人员可通过“湘税社保”APP、微信小程序或公众号,各地税务局官方网站、手机银行、电子税务局等线上平台,直接查询参保信息并完成缴费,实现“足不出户办医保”。
(二)线下及自助缴费渠道
可携带身份证件前往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的社区(村)便民服务点、医保经办服务大厅、合作银行网点办理缴费手续;同时,部分社区、银行网点配备自助缴费终端,支持24小时自助查询缴费。
(三)问题处理方式
若线上缴费时出现参保信息查询异常,可能是参保信息失效或医保与税务系统信息不一致导致。可拨打“12345”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咨询,或携带身份证件前往医保经办服务大厅核实处理,待系统信息同步后即可正常缴费。外地转入人员需先暂停原参保地参保状态,再办理本地参保登记。
医疗保障关乎每一位居民的切身利益,按时参保缴费是对个人和家庭健康的重要保障。让我们共同携手,积极参与2026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工作,共享医保政策红利,共筑健康安全屏障!
手机炒股软件推荐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